当前位置: 有色  >  国内资讯 > 正文

包头:高新区加速集聚创新力量跃上发展新高度

一场因稀土资源引发的“染色革命”正在高新区悄然展开。这种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洪杰团队研发的无毒无害绿色、环保新型稀土硫化物着色剂正逐步走向量产,目前已下线稀土口红和稀土釉陶瓷等产品,并将在涂料、油墨、油漆、橡胶及塑料等领域广泛应用,是中科院包头稀土研发中心科技成果转化的一次重大突破。

东宝生物胶原蛋白生产车间

近年来,高新区在国内最大稀土科研机构包头稀土研究院的基础上,先后引进中科院包头稀土研发中心、上海交大包头材料研究院“国字号”科研院所2家,实施产业化项目33个。院士工作站累计达8家;各类企业研发平台80家,其中企业研发中心69家,包括国家级4家、自治区级42家、包头市级6家,打造了中科院产业园、上海交大产业园、昊明新能源产业园、中科机器人产业园和稀宝博为医疗器械产业园五大创新基地,构建了“两院五园”协同创新的稀土研发新格局。

大院大所的护航,科研力量的注入,创新资源的集聚……随着越来越多研发机构进驻,高新区形成科研院所服务企业研发的协同创新机制。

集聚创新要素 让“科技强”助推“企业强”

在中科院包头稀土研发中心创新产业园区内,依托中科院电工所顾国彪院士团队和科技部“万人计划”赵欣博士团队力量打造的5万台套精密伺服电机加工示范线建成投产,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东宝生物与中国科学院理化所联合研发,成功实现了基于骨明胶的胶原蛋白生产工艺创新,其产品品质是定位于千位分子量的高品质胶原蛋白,技术独创、具有垄断性,国内尚未有同类公司具备这种能力;稀土改性蓝宝石原料1000吨产业化项目工艺及装备属国内首创;稀土氧化锆复合陶瓷粉体项目已研发出12种产品,发展前景广阔;稀土氧化物涂层项目产品性能达到国际一流水平……

“我们根据企业需求到各个院所找技术,再拿技术和企业做配套。企业把问题写在车间和齿轮里,我们将科研成果留给企业家。”上海交大包头材料研究院副院长杨剑英自豪地说。

高新区创新力量加速集聚,创新成果遍地开花,还离不开政府“真金白银”的大力支持。截至目前,高新区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到6.5%,高于全市4.7个百分点、高于全国4.4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指标4个百分点。

在科研经费的强有力保障下,高新区在稀土、装备制造等领域组织开展关键技术攻关200余项,建成“一带一路”中欧实验室,稀土研究院“白云鄂博稀土资源研究与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基本建成,2018年共开展各类科研项目38项。新培育民营科技企业孵化器19家,建成14万平方米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和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在孵企业近千家。成立自治区首家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集聚了13家国内外知名人力资源服务企业,构建起完整的人力资源服务产业链。培养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17名、累计达281名。

加大引才力度 集“小智慧”推动“大创新”

包头长安永磁电机研发有限公司是我市一家生产永磁电机的企业,在推动企业创新发展的过程中遇到了机电一体化的技术瓶颈,一直难以突破。在中科院包头稀土研发中心主任池建义的“牵线搭桥”下,促成该公司的技术骨干苏锦智与中科院电工所的连广坤博士结成“技术对子”,帮助该企业突破了技术难题。

科技创新,说到底还是要依靠各类科技人才发挥关键作用。

近年来,高新区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坚持把人才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资源,紧密结合功能定位和产业布局,不断创新人才工作机制,优化人才创新创业环境,以开放的眼光、宽松的政策、宽容的精神,筑巢引凤,聚贤纳慧,吸引了一大批高层次人才入区发展,形成了优秀人才汇聚、聪明才智涌流的生动局面。

积极启动“企业青年科技创新‘1+1’行动计划”和建立科技企业互动“驿站”,利用企业自身的青年科研骨干,与中科院的专家、学者一对一结对子,搭建本土人才与科学家有效对接的桥梁,实现了“点对点引智”,推动了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

不断优化有利于双创发展的生态环境,完善了“1+5”创新创业扶持政策体系,建立起“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区”的全链条孵化模式。与中科院包头稀土研发中心、上海交大包头材料院合作设立风险投资基金,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科技创新。

鼓励企业与科研院所合作共建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强化“双创”载体平台支撑,打造黄河大街沿线“稀土创业谷”和大学科技园“双创产业基地”,推进100万平方米的创新创业基地建设,形成内蒙古的“中关村”。

截至目前,高新区累计引进培养国家“千人计划”人才7名、“万人计划”人才2名,自治区“草原英才”人才50名,包头市“鹿城英才”人才53名;培育自治区“草原英才”产业创新创业团队14支,包头市“鹿城英才”产业创新创业团队22支;建立国家级“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1个,国家级“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1个,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家,“自治区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1个,包头市人才工作示范点4个。

高新区引智做加法,创新做乘法,带动地区产业和经济蓬勃发展。去年前三季度,高新区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5%;前11月,高新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3%,利润实现26.61亿元,税金实现11.06亿元、增长25.6%,规上工业企业数量连续五年位居全市第一。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9.5%,27户规上高新技术企业实现增加值19.63亿元、增长46.6%。

资讯编辑:王亮 021-26094365
资讯监督:李旬 021-26093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