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有色  >  国内 > 正文

雄安新阶段:以协同创新谋划千年大计

新华财经上海5月30日电(记者 胡洁菲)伴随着雄安新区“四纵两横”轨道交通网等规划项目的相继落地,雄安新区已从规划阶段进入到大规模开发建设与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同步推进的重要时期。在新的历史阶段,雄安应当如何抓住历史机遇,打造出国际标杆城市?日前举行的第三届浙江大学雄安发展论坛上,与会专家认为,应以协同创新为抓手,把北京疏解项目有机转化为雄安发展优势,同时要通过创新链、价值链、知识链的有效串联与组装,推动创新资源的聚合、裂变与整合。

贯彻新发展理念打造人口密集区优化发展“中国方案”

国务院参事、住建部原副部长仇保兴认为,当前城市竞争已由GDP竞争转向GDP与减碳双轨竞争。因此,雄安新区应当重点围绕交通、建筑、废弃物处理与市政等四方面“自下而上”生成碳中和体系,在此基础上“自上而下”打造行业碳中和体系的互补协同格局。

中国人民大学杰出学者特聘教授、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会长孙久文指出,把北京可疏解的非首都功能与雄安新区的功能定位对照来看,只有部分行政机构和教育医疗机构等第三产业可以作为疏解项目。因此,雄安新区的产业发展不能完全依靠北京的疏解,应自谋出路,平地起高楼。他认为,雄安新区应紧扣功能定位高与发展基础薄弱的错位、城市与产业发展思路、解决建设资金来源等关键性问题,有序有效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应着力优化公共服务供给甚至可以适度超前,但要注意与人口迁移相适应。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鹏飞表示,人类典范城市是雄安新区高质量建设发展的终极目标。历史告诉未来,鉴于全球性标杆城市的历史经验,雄安新区应牢牢把握五大标杆循环,紧抓广泛的外部机遇、保持优越的生态设施、营造先进的制度文化、集聚顶尖的人口要素、聚焦领先的创造活动。

如应全面提高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承接能力,把北京疏解项目有机转化为雄安发展优势,要正确的疏解,避免不当疏解;同时,应精准聚焦创新经济中心的重点定位,着重优化新区经济、教育、医疗等城市功能。

而在浙江大学副校长何莲珍看来,就雄安的发展来看,协同创新是发展之基。

基于此,一是要探索人口密集地区内涵式优化发展的中国方案。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出发点在于解决北京大城市病问题,应当坚持政府引导和市场机制并举,统筹谋划与分类施策并行,从业态疏解到功能转型,从空间重构到产业匹配,系统性推进首都减量发展。二是培植北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京津冀正处于转方式、优结构、换动力的关键时期。树高叶茂,系于根深,要精准破解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三是应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合理布局公共服务设施,切实推动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生活互促互进。

以市场力量寻求内外动能培育更全产业格局

雄安的第二大定位是创新驱动引领区,如何理解这一定位,如何寻求其内在和外在的动力?

首都师范大学管理学院院长、北京城市创新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吕拉昌认为,一是从全球尺度界定,即雄安定位于建成未来的全球创新高地。基于此,驱动创新需要把握四点,一是创新要素方面,要吸纳和聚集京津以及国内外的创新要素。二是在创新平台方面,要布局一批国家级的创新平台。三是产业创新方面,强调高端高薪产业。四是创新机制方面,强调产学研的深度融合,打造体制机制的创新高地。

在未来城市生态方面,吕拉昌认为,既要引进诺奖级的国际创新资源,迎合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需要,同时要大力推动产学研结合,培养创新的动力。具体而言,要打造新一代开放的研究型大学、建立一系列新兴产业研究院、设立专门的研发客群,采取税收各个方面的政策来设立专门的研发客群。

“雄安处于大开发、大建设的时代,塔吊林立,热火朝天,但是在物质建设的背后其实更重要的是制度建设,制度建设的背后更重要的是文化建设,是理念、是思想。”在浙江省人民政府咨询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刘亭看来,建设雄安新区命运共同体,说到底是完善一个利益共同体,其中利益分配至关重要,在当下的国内外局势下,必须用法治的市场化、国际型的市场化去建设和配置资源。

中国工商银行监事沈炳熙认为,尽管雄安承担着北京非首都功能的疏解承接功能,但这并不意味着其市场活力的退却。无论是金融资本还是产业资本,最终是根据市场进行动态调整的。“从整个雄安要变成典范城市的目标来看,它应该有更加完整的产业结构和布局,如果没有更多先进的、配套的产业布局,这个新区就大打折扣。而这些,都需要更加有活力的市场环境的吸引和支撑。”

资讯编辑:刘佳惠 021-26093916
资讯监督:乐卫扬 021-26093827
资讯投诉:陈杰 021-2609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