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有色  >  国内资讯 > 正文

安徽盈润新材料稀土永磁材料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批前公示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的有关规定,经审查,拟对《安徽盈润新材料有限公司年产3000吨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作出审批意见。为保证审批的严肃性、公正性及公众知情权,现将该项目环评文件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公示发布后五个工作日,如有意见,请于公示期内将书面意见反馈至市生态环境局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放管理科。

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意见要求听证。

一、项目名称:安徽盈润新材料有限公司年产3000吨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扩建项目

二、建设单位:安徽盈润新材料有限公司

三、项目基本情况

安徽盈润新材料有限公司成立于2020年11月04日,注册地位于安徽省六安市叶集区金叶大道与纬五路交口处。当初规划为金属门窗生产,《金属门窗制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于2021年12月10日经六安市叶集区生态环境分局批复,文号:叶环【2021】66号,该项目规划建设6栋厂房,现已建设完成,随着房地产等建筑行业的不景气,门窗销售市场严重萎缩,现仅有1号厂房一层在安装设备(二层为办公),暂未生产;2号、5号、6号厂房已出租,3号、4号厂房空置。金属门窗制造项目暂未生产、验收,为在建项目。

为了加快转型,盘活资产,根据国内、国际对高端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的需求及国家政策导向,安徽盈润新材料有限公司在现有厂区3号、4号新厂房,拟投资40000万元,建设安徽盈润新材料有限公司年产3000吨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扩建项目,合计建筑面积约12354平方米,并购置生产加工设备、相关辅助设备及公用设备,形成年产3000吨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的生产能力。

四、工艺流程与产污环节

该项目从事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块状)生产,项目主要生产工序为外购块状原料进行计量配料,熔化、混匀、甩带、冷却、氢碎、脱氢、密闭混料、气流磨、密闭筛粉、磁场压型、真空包装、等静压、拆包、摆盘、烧结、时效、磁性能检测、粘结、多线切割、沥干、表面清理、电热脱胶、钻孔加工、磨床加工、外协表面处理、充磁、检验、入库等工序,具体产污环节如下:

稀土永磁材料的生产环境需防氧、防油、防潮等,故而生产环节采用氩气、氮气等保护,在保护气体氛围内生产加工,最大限度降低与空气接触。

(1)计量配料:块状原料包含镨钕、钆铁、铈、硼铁、、钴、纯铁,共8种金属或合金,计量配料比例分别为20%、5%、7%、5%、0.5%、0.2%、0.5%、61.8%。一炉配料800kg。计量配料为人工计量配料,部分原料分切采用剪断机分切,装入专门的转运车送至甩带炉旁。

(2)熔化、混匀、甩带、冷却:在甩带炉内完成,原料人工按照设计顺序装入甩带炉石墨坩埚内,密闭炉门,随后炉内抽真空,慢慢电热升温预热,抽真空排出原料吸收的水分等,随后保持低真空1Pa以下,停止真空泵,充入氩气保护,炉内继续为真空状态(0.04~0.06MPa),电热升温至1450~1500℃熔化、电磁搅拌混匀。混匀后的合金液,连续浇铸。首先坩埚在液压系统作用下旋转倾斜,金属液缓缓重力流出,金属熔体均匀浇铸到浇铸冷辊的表面,在急冷和高速旋转双重作用下,迅速凝结为厚度0.20~0.50mm的合金铸片,整个浇铸过程均在炉内完成。浇铸辊设有间接循环冷却水系统。合金铸片被自动收集到浇铸冷辊下部的一个旋转的水冷圆盘上进行二次间接冷却。甩带浇铸、冷却整个过程在氩气保护负压下作业。此过程产生甩带炉废气、熔炼废渣。

氢碎、脱氢:氢碎制粉原理是利用稀土金属间化合物的吸氢特性,将钕铁硼合金置于氢气环境下,氢气沿主相、富钕相晶界进入合金,使之膨胀爆裂而破碎,沿主相、富钕相晶界开裂,从而使合金薄片变为粗粉。首先合金片装入氢碎炉内,关闭炉门,充入氩气正压检测密闭性,随后抽真空负压检测气密性,保证炉内负压状态,随后炉内加入2个大气压的氢气,钕铁硼与氢发生反应,从而膨胀破裂,达到破碎的目的。氢破反应放热,需间接冷却。每吨产品用液氢约为4.8kg。液氢由鱼雷车送进厂内,车头离开,拖车鱼雷罐直接贮存,汽化后利用,最多一次贮存一罐车,一车5吨。氢破后,利用高温下反应可逆原理,电热至580℃,还原脱出氢气,经间接冷却后引入15m高排气筒排放。氢破的粗粉,密闭卸入中转罐,不与空气接触,无粉尘产生。此过程,在脱氢环节产生氢碎炉废气。

(4)密闭混料:利用中转罐直接三维密闭混料,无粉尘产生。

(5)气流磨:在氮气保护的氛围中闭路循环磨粉,循环气流为氮气。粗粉经气流磨成细粉,经旋风分离器收集需要的细粉,旋风分离器尾气中超细粉经精密过滤收集,精密过滤器尾气经压缩机压缩送至气流磨磨粉开始环节,从而形成闭路循环系统。此过程中无粉尘产生,产生固废超细粉料。

(6)密闭筛粉:在氮气保护下密闭分筛,去除极少的大颗粒等杂质。此过程中产生筛粉杂质,无废气产生。

(7)磁场压型、真空包装:磁场压机包含压型、真空包装,在氮气保护氛围下进行,利用磁粉在磁场作用下取向后压型,压型的块料自动进行真空内包装、真空袋外包装。此过程中无粉尘产生。

(8)等静压:包装后压型块料,装框在高压液压油内进行全方向的进一步压实。静压结束后,浸没在液压油中半成品,经框吊出,沥干后转出。

(9)拆包、摆盘:拆包后块状半成品在拨料车内氮气保护下拆包、自动摆放到石墨盘上。此过程在拆包环节产生废包装内袋,未被油污染,按一般工业固废外售;废含油真空袋(外包装),按危险废物处置。

(10)烧结、时效、磁性能检测:摆盘后的半成品送至烧结炉内电热烧结、时效处理,出炉后磁性检测。首先烧结炉抽成真空,再充入氩气保护烧结、时效。此过程产生烧结炉废气、不合格品。

(11)粘结、多线切割、沥干:避免多线切割夹装损坏烧结后磁体,磁体采用502胶粘结到石英板上,随后夹装多线切割,多线切割冷却液为切割油,磁体经设备内沥干处理。此过程中产生粘结废气、多线切割废气,固废包含胶水瓶、切割屑、废切削油。

(12)表面清理、电热脱胶:切割后磁体,表面采用抹布干式清理表面,不需清洗剂等。随后在电烤箱内加热100℃左右,胶体变软,撕下去除。此过程中产生含油抹布、废胶、烤箱脱胶废气。

(13)钻孔加工、磨床加工、外协表面处理、充磁、检验、入库:多线切割的磁体,经钻孔、磨加工后外协表面处理,回厂充磁、检验、包装入库。钻孔、磨加工冷却液为自来水。此过程中产生钻屑、磨屑。

五、主要污染防治措施

(一)施工期主要污染防治措施

施工期的废气、废水、固废、噪声均按要素污染防治要求进行管理。

(二)运营期主要污染防治措施

1.废水污染防治措施

雨污分流排水体制,雨水经厂区雨水管网汇入市政雨水管网。项目生活污水经化粪池预处理,随后与冷却塔废水接管叶集经济开发区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

厂区贯彻“雨污分流”制,从管网建设上确保污水与雨水分流,雨水经厂区雨水管网汇入市政雨水管网。

2.废气污染防治措施

甩带炉废气:甩带炉熔炼、混匀、甩带浇铸、冷却全过程在氩气保护负压下密闭进行,此过程真空泵为停止工作状态,此过程无废气排放。熔化、混匀、浇铸过程中产生的合金粉尘,冷却结束后排氩气抽真空过程排出,经真空泵进口滤芯过滤装置处理(同时满足保护真空泵的作用),真空泵尾气合并后经1套袋式除尘器处理后经1根15m高排气筒排放(DA001)。

氢碎炉废气:在脱氢过程中产生,粉尘产生量少,经真空泵前滤芯过滤装置处理,尾气合并经1根15m高排气筒排放(DA002)。

烧结废气:烧结炉内密闭收集,经真空泵前滤芯过滤装置处理,尾气分区合并经2根15m高排气筒排放(DA003、DA004)。

多线切割废气:设备内密闭收集,每台设备配套油雾净化器处理,尾气车间无组织排放。

粘结废气、烤箱脱胶废气:项目年用本体型胶0.6t,产生挥发性有机物量较少,胶水满足《安徽省低挥发性有机物含量原辅材料替代工作方案》(皖环发[2024]1号)中附件3:低挥发性有机物含量原辅材料源头替代技术指引(试行)中要求,可不采取收集、处理措施,车间无组织排放。

项目有组织甩带炉废气、甩带炉废气、烧结废气中颗粒物排放满足《稀土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6451—2011)修改单中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

3.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项目优先选用低噪声设备、合理布局,对高噪声设备进行隔声、减振,并利用厂房隔声、距离衰减、消声等措施对噪声进行防治。

4.固体废物治理措施

本项目产生固体废物分为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危险废物和生活垃圾,其中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主要为熔炼废渣、超细粉料、筛粉杂质、废包装内袋、废坩埚、磨屑、除尘灰、金属原料铁桶、钻屑分类收集后外售;不合格品收集后回用于生产;废滤芯外运按一般固废处置。危险废物为含油真空袋、胶水瓶、切割屑、废切削油、废胶、含油抹布、废液压油、废润滑油,危险废物分类收集、规范暂存于危废暂存间,委托有资质单位进行处置;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委托环卫部门清运。

5.地下水、土壤防治措施

项目实行分区防渗,重点防渗区包括危废库、化学品库、成品油库、事故应急池。其中:危废库、成品油库,库内周边设收集沟、收集坑防泄漏,库内采用2mm以上高密度聚乙烯材料或其他人工材料防渗;化学品库,设托盘防泄漏,采用2mm以上高密度聚乙烯材料或其他人工材料防渗;事故应急池采用防渗混凝土浇筑刚性混凝土池,池壁采用人工材料防渗处理。重点防渗区满足防渗系数≤1.0×10-10cm/s。一般防渗区为一般固废贮存间,采用水泥硬化防渗,一般防渗区满足防渗系数≤1.0×10-7cm/s。

六、环境风险防范

本项目运营期涉及到的危险物质主要为液氢、油类物质、含钴固废以及气流磨在线含钴粉料等。风险事故主要为泄漏、火灾爆炸等。建设项目周边主要风险目标为西侧孙岗中学,项目经优化布局,液氢罐车区、氢破炉区位于厂区东北角,最大限度远离孙岗中学,优化布局后距孙岗中学操场274m,距教学楼396m。根据《氢气站设计规范》(GB50177-2005),液氢贮存与重要公共建筑氨安全距离为50m,建设项目液氢贮存区距敏感目标距离满足安全距离要求。其他采取的风险防范措施:液氢鱼雷罐车区西侧,厂区东北角建设1座200m3事故应急池;鱼雷罐区、氢破设备区,各配套2套氢气泄漏报警器、红外火焰探测器;每台氢破设备脱氢排气管安装防爆阀门;编制突发事件风险应急预案并在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备案,组织安全“三同时”评价,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要求等。在采取以上措施后,事故影响减少到最小。

七、环境防护距离

根据环评文件分析,本项目设置环境防护距离为液氢罐区外50m,根据现场踏勘,50m内无环境敏感点。

八、总量控制指标

根据预测,项目建成后排放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为:烟(粉)尘0.019t/a。不需申请。

九、环评主要结论

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选址合理。只要在建设营运过程中严格执行“三同时”的要求,全面认真执行本环评中提出的各项环保措施,确保各项污染物达标排放的前提下,本项目的建设对周围环境的不利影响较小。从环境影响角度看,本项目的建设是可行的。

资讯编辑:陈群 021-26096771
资讯监督:乐卫扬 021-26093827
资讯投诉:陈杰 021-2609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