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有色  >  国内资讯 > 正文

平果:强化改革系统集成 全力打造生态铝都

近日,自治区党委改革办在百色平果市召开全区改革系统集成暨改革攻坚落实典型经验推广现场交流会,平果市、融安县、玉林龙潭产业园区、象州县、扶绥县、贺州市工业信息化局、自治区党委组织部、自治区自然资源厅、自治区自贸办、南宁海关等10个单位分别作了经验交流发言。

目前,全市涉规上工业企业41家,今年1—9月涉铝规上工业总产值297.85亿元,同比增长43%。在铝工业的强力带动下,预计2022年,全市GDP同比增长15%,规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35.7%,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3.5%。平果市荣获“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市”“中国县域发展潜力百强县”“全国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县”“中国西部百强县”五个“百强县”称号。

一、构建延链补链强链机制,打造完整生态铝产业链条

平果市着力在延链补链强链上下工夫,聚焦铝产业关键环节深化改革,构建“铝土矿—氧化铝—电解铝—铝精深加工—固废综合利用”的完整新型生态铝产业链条。一是创新采矿临时用地制度,破解铝土矿粗放开采问题。改革采矿征地方式,推行“租地—采矿—复垦—还地”的矿产资源开发模式,有效破解“矿—地”矛盾难题,保障农民生计、减轻企业负担、促进土地集约合理利用和耕地保护,推动矿山集约化、绿色化开发,该举措获国务院通报表扬。二是推行电网融合改革,破解氧化铝就地转化难题。推进“自建电网+区域电网”双网融合改革,利用政策窗口期建设华磊公司72亿千瓦时热电项目,完全满足年产40万吨电解铝用电需求,氧化铝就地转化实现零的突破,相较于直接使用南方电网电价降低0.16元/千瓦时。每年富余约8.7亿千瓦时电量接入百色区域电网,形成双网互补机制,有效保障电解铝用电稳定性。三是推行铝水直供“分级分类”改革,破解铝精深加工高本低效问题。推行“政府+园区+企业”三方协商模式,建立铝水供应与高端制造挂钩退出机制,年产40万吨铝水资源优先供应涉铝“高精尖”企业,助推大生集团、平铝集团等企业向铝导线、光伏组件、铝家居等高端化、绿色化集群发展,倒逼能耗高、效益低的企业有序退出。同时建立铝水供应专用通道,既节省铸造铝锭和外销运输费用,又帮助下游企业减少铝锭重熔工序,降低生产损耗和能源消耗,每年可为园区涉铝企业降低成本2.4亿元。四是构建再生铝产业发展体系,破解铝资源枯竭问题。深度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抢抓行业发展先机,出台《平果市再生资源产业扶持政策(试行)》《平果市再生资源生产企业财税扶持政策操作细则(试行)》等“1+N”政策文件,布局500万吨再生铝产业,成立生态铝产业联合体,建立“国内+国外”废铝回收双轨供应链体系,构建“废铝回收—废铝熔炼—再生铝合金—铝精深加工—铝灰渣综合利用”循环发展产业链,再生铝深加工产品销往东盟多个国家,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示范区,推动再生铝产业与原生铝协同高质量发展。目前我市再生铝产业已形成产能200万吨,建成全国最大的再生铝生产基地。

二、构建“三园三区”运营机制,推动铝产业集群发展

平果市以“自治区级经开区”建设为统领,创建再生铝循环经济产业园、铝()精深加工产业园、高端环保新材料产业园、林木深加工聚集区、农产品加工聚集区、百色平果保税物流中心(B型)等“三园三区”,构建以铝产业为主导,碳酸钙、林产品、农产品及对外贸易集群发展的新格局。为进一步完善园区功能,平果市推行了“四双改革”:一是推行“双中心”运营管理改革。协同推进工业区管理服务中心和工业区审批服务中心机构设置、人事管理、薪酬管理等五项改革,打造园区“双中心”管理服务体系,深化“企事园办”改革。制定《工业投资建设项目审批权限下放清单》,将87项审批权限下放到服务中心集中审批;推行先建后验、承诺审批、容缺审批、多审合一等机制,确保“一枚公章管审批”改革落地见效;建立“下放+委托+代办”模式,实现审批事项一次性办结,有效破解园区体制机制障碍。二是推行“双平台”驱动改革。建立“再生铝研究院+产学研基地”双平台驱动发展模式。与广东南海铝业集团合作成立广西再生铝研究院,通过“研究院+企业”的模式统领园区40多家涉铝企业,聚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参与制定行业标准,掌握行业制高点和话语权。推行“高校+企业+协会”模式,按照国际标准组建平果再生铝协会,以涉铝企业为实践平台,对内与上海交通大学、平果本地院校等进行技术转化合作,对外积极拓展与海外行业协会交流合作,构建国内外合作新机制,提高“产学研用”融合发展水平,增强生态铝产业发展竞争力。三是推行“双保障”体系改革。聚焦生态铝产业用电、用气两大关键要素,创新“政府+公司+企业”三方协商让利机制,通过政府平台公司投资建设,能源公司租用管道供气,下游企业享受用气价格让利抵扣,实现气价每方降低0.3—0.5元。推行“绿电保障”机制改革,大力发展新能源项目,推动平果海创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成功并网发电,平果海城70兆瓦风电项目、平果市整市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项目一期建成发电。以上项目产生的绿电全部留在本地消纳,有效缓解绿电指标压力,实现企业绿电指标从“外购”到“内销”的变革。四是推行“双枢纽”物流改革。建设“百色平果保税物流中心(B型)+平果再生铝国际交易中心”双枢纽物流,充分发挥进口保税功能,切实降低涉铝企业资金占用成本,吸引更多资源汇聚平果。同时利用平果丰富的铝资源优势和便利的交通优势,全力打造一个集仓储、物流、检测、金融、信息交流于一体的再生铝国际交易中心,推进全市开放型经济提质升级。2021年,平果工业区被商务部认定为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生态铝)。

三、推行产城融合发展新模式,实现铝产业与城镇化双轮驱动

平果市以“撤县设市”为契机,依托产城融合实现城市发展与工业提质增效“双轮驱动”。一是推行“产业布局+空间布局”新模式集聚产业。根据生态铝产业发展方向,将平果工业区、平果经开区纳入城市空间规划布局,推行“垦造水田+增减挂钩+空间优化”模式,全市垦造水田立项面积11万亩,实施增减挂钩项目复垦土地7000亩,协同破解新型城镇化与铝产业发展空间制约难题。二是推行“工人小镇+创业园区”新模式集聚人口。以“政府+企业”联动模式兴建产业工人小区,出台《平果市产业工人住房保障暂行办法》等政策,产业工人购房可享受每套一万元的补贴,吸引人才流入。创建农民工创业园,根据企业用工需求,推行免费培训、政府创业担保贴息贷款等模式,吸纳近5万多名产业工人和外来人口,有效解决企业用工难问题,这一做法得到了国家发改委的表彰并在全国推广。三是推行“城镇化+总部经济”新模式集聚资源。在城东片区建设总部经济产业园,推行“一企一楼”滨水花园式办公模式,出台《平果市推进企业落户总部经济产业园若干规定(试行)》优惠政策,建立“落户奖补+产值奖补+税收奖补+办公用房免费”“三补一免”扶持机制,通过“生产基地+总部经济”功能链条,辐射带动产城融合发展,目前已经签约入驻企业12家,预计实现年产值100亿元。

四、推行产教融合发展新模式,强化铝产业发展智力支撑

平果市创新推行产教融合“三大模式”,为铝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目前,全市拥有铝产业高新技术企业12家,自治区级以上研发机构6个。一是推行“产业园区+大学园区”融合新模式,构建人才培养双向联动体系。创建全区首个县级大学园区,引进广西工程职业学院等5所院校,在校师生约6万人,为生态铝产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人力资源保障;院校设立有色金属材料和热处理技术等面向铝产业企业的专业集群,院校实习实训基地与工业园区深度融合,创新打造人才培养和输送双向联动模式。目前,130个实训实践基地累计为全市铝产业培养输送人才3000多名。二是推行“实训基地+孵化园区”融合新模式,构建技术转化互联平台。推行产业孵化与技术研究相结合模式,构建“高校园区+孵化园区”技术转化平台,与华磊公司、大生集团等企业在电解铝、再生铝、高端铝型材制造等方面展开充分合作,加快电解铝连铸连轧、蓄热式环保节能熔炼炉等新技术的研发转化。目前孵化基地百余项孵化知识产权转化应用至园区27家企业,技术成果实现年产值近6000万元。三是推行“教育小镇+产业小镇”融合新模式,构建双镇互动的循环体系。根据铝产业布局,加快建设新型生态铝产业小镇,布局铝产业研究、交易、融资等8大功能区。在那劳片区配套规划建设第二大学园区,聚焦铝行业发展方向引进电子、金融、贸易、服务等特色高等院校,培育铝产业急需人才,建成后可容纳全日制在校生10万人,为8大功能区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形成教育与产业相互依托、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2022大宗商品年报出炉在即!欢迎抢鲜品读!

报告聚焦钢材、煤焦、铁矿石不锈钢新材料、铁合金废钢、有色金属、建筑材料、农产品等9大品种,由上海钢联100多位资深分析师倾力打造,深度剖析100余条细分产业链长周期数据,囊括行业热点、宏观政策等全方位解读,涵盖价格价差、成本利润、产能产量、库存、资源流向、区域供需平衡、市场竞争格局等基本面分析……

点击链接了解更多:点击查看

资讯编辑:冯诗奇 021-26093556
资讯监督:乐卫扬 021-26093827
资讯投诉:陈杰 021-2609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