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有色  >  国内资讯 > 正文

关于加快促进独山县锑产业发展壮大的工作计划(征求意见稿)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跟全省通过“富矿精开”闯出一条发挥能矿优势、壮大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新步伐,坚决落实全省、全州“富矿精开”会议精神及黔南州南部县新型工业化会议精神,进一步找准优化独山有色冶炼加工产业的发展路径,重点围绕独山锑矿资源优势,加快推进锑精深加工产业发展,促进锑产业纵向延链横向补链,聚力推动独山实现锑产业集群发展。

一、锑产业发展现状

(一)锑矿资源现状。2023年末,全省锑金属资源保有量38.6万吨,居全国第4位(全国170万吨),主要分布在黔东南州(榕江)、黔西南州(晴隆)以及黔南州(独山、三都)。目前黔南州锑金属资源已探明保有量占全省锑金属资源保有量比重达65%,居全省前列。其中主要分布区域独山县探明量占全州的80%,在2024年初将独山县屯上锑矿普查项目作为全省唯一锑矿找矿项目。

(二)产业发展现状。目前,独山县拥有贵州东峰锑业股份有限公司和独山县孟孔冶炼厂2家锑冶炼企业。其中,贵州东峰锑业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集采矿、选矿、冶炼、深加工和国内外贸易为一体全产业链的专营锑产品的综合型企业(下属控股贵州五矿、东莞杰夫、三都东峰、龙口矿业等),主要产品有“杰夫”牌精锑、三氧化二锑、阻燃母粒等,具备年开采矿山6万吨、选矿12万吨、生产锑系产品2万吨(锑锭7200吨、三氧化二锑12800吨)的生产能力,综合实力排全国锑行业第三,且国外市场占有率10%以上,是世界锑行业重要生产和供货企业。2023年实现规模工业产值2.27亿元,创税1560万元,进出口额6677万美元。独山县孟孔冶炼厂具备年产1000吨精锑、2500吨三氧化二锑的生产能力,2023年实现产值3200万元。

(三)锑产业发展趋势。锑资源经过冶炼加工得到锑锭、三氧化二锑(预计2030年市场规模达60亿元)、焦锑酸钠等多种产品,被广泛应用于阻燃剂、电池材料、光伏玻璃等行业,其中,阻燃剂占比55%,电池材料占比15%,光伏玻璃材料占比12%,其他领域占比18%。从锑系产品应用前景看,锑系阻燃剂市场需求将保持平稳增长态势,光伏领域应用焦锑酸钠的需求量成倍增长,再加上锑产品在电池材料、军工等应用领域也维持着稳定需求,锑全产业链规模市场潜力巨大。

二、发展目标

(一)总体目标。到2030年,将独山打造成为全省重要的100亿能级锑资源精深加工基地,其中,链主企业东峰锑业产值突破30亿元,延链发展锑系阻燃剂产业实现产值15亿元,锑锂电池产业实现产值10亿元,光伏玻璃材料产业实现产值5亿元;全产业链实现税收贡献4亿元,进出口额1.5亿美元,锑有关配套贸易、服务、运输等第三产业实现营收入40亿元,建成100亿能级锑系产业链材料保供基地。

(二)年度目标。2024年,东峰锑业实现产值5亿元、贡献税收4000万元、进出口额突破1亿美元,企业获批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25年,东峰锑业实现产值10亿元、贡献税收8000万元、完成进出口额1.2亿美元,企业获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省级绿色工厂,并成功上市,锑系产业能级突破30亿元;2030年,力争锑系产业能级突破100亿元,贡献税收4.8亿元以上、完成进出口额1.5亿美元,链主企业获批国家级绿色工厂,建成国家实验室。

(三)锑金属资源配置目标。2024年,8月底前完成半坡矿山矿权整合,新增配置半坡矿山锑金属资源7.5万吨。2025年,新增配置维寨矿山锑金属资源3万吨,三都矿山3.5万吨,龙口矿山10万吨,累计配置锑金属资源24万吨。2030年,配置巴年、高寨矿山锑金属资源9万吨;三都矿山深部储量6.5万吨;支持企业收购省内、省外矿山各1座,新增配置锑金属资源约11万吨;力争配置锑金属资源累计突破50万吨。

三、推进实施的方法路径

(一)在精深加工上支持实现最大产能释放

1.围绕2024年10亿能级产业目标,着力解决锑资源配置不足问题。全力推进锑矿资源配置,积极跟踪全省自然保护地规划审批进度,力争2024年6月底前矿山调规获批、8月底前完成半坡矿山矿权整合,全年半坡矿山开采量实现从1200吨提升到2100吨,新增配置半坡矿山锑金属资源7.5万吨;加快推进东峰锑业与三都县合作,争取7月底前东峰锑业取得三都县锑矿资源开采权限,实现全年开采量800吨;全年对外采购锑金属原料2700吨、采购锑锭700吨。2024年产值实现5亿元,税收贡献4000万元,进出口额突破1亿美元。

2.围绕2025年20亿能级产业目标,着力推动链主企业满产达效。推动矿区精确探矿、精细开矿,全年半坡矿山开采量4000吨,对外采购锑金属材料3200吨、锑锭5000吨。2025年,推动链主企业东峰锑业满产达效,全年工业产值突破10亿元,税收贡献8000万,进出口额1.2亿美元以上,锑有关贸易营业收入实现10亿元。推动矿区深部找矿,新增配置锑金属资源维寨矿山3万吨、三都矿山3.5万吨、龙口矿山10万吨,锑金属资源配置累计达24万吨。

3.围绕2030年100亿能级产业目标,着力推动链主企业突破冶炼产能限制。聚焦精深用矿,指导链主企业转移置换生产线,搬迁东莞杰夫2条年产1.5万吨三氧二锑生产线、年产6000吨阻燃姆粒生产线到独山,通过产能置换,收购三都年产5000吨锑锭、5000吨三氧二锑生产线,链主企业全产业链总产值30亿元,税收贡献2.4亿元以上,进出口额实现1.5亿美元以上,企业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发展成为全国锑资源精深加工龙头企业;引进发展锑系阻燃剂、光伏玻璃材料、锑锂电池等锑下游应用产业,锑资源应用及配套产业实现产值30亿元;带动贸易、服务、运输等第三产业发展,实现营业收入40亿元以上;到2023年,建成开采、冶炼、加工、应用、研发、贸易完备的锑产业集群,成为全国重要锑资源生产、加工、应用、研发聚集地。

(二)在产品延伸上支持实现锑集群发展

1.发展锑系阻燃剂产业。依托锑资源储量优势,以及州内福泉、瓮安磷矿资源优势,以东峰锑业链主企业为基点,重点对接瓮福(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金正大诺泰尔化学有限公司等企业,重点承接发展先进阻燃材料、高端涂料、耐腐蚀材料等锑产品应用生产项目,鼓励企业加大科研投入,积极开发卤锑磷新型阻燃剂,引进锑系阻燃剂项目2个以上,到2030年锑系阻燃剂贡献产值15亿元以上。

2.发展光伏玻璃材料产业。聚焦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的风口,充分利用焦锑酸钠为光伏玻璃生产的关键原材料,结合光伏玻璃发展需求,面向华北、东南等地,重点对接中国南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台玻华南玻璃有限公司、洛阳海惠新材料有限公司等企业,承接发展焦锑酸钠等光伏玻璃材料产业,引进光伏玻璃材料项目1个以上,到2030年光伏玻璃材料相关产业贡献产值5亿元以上。

3.发展锑锂电池产业。围绕“电动贵州”建设战略,依托贵州在新能源电池及材料领域的研发和生产优势,发挥锑能够提高电池的容量和循环寿命的关键作用,开拓新兴市场,面向江浙、华南等地区,重点对接北京中锑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重点引进发展锑锂电池生产项目,引进锑锂电池项目1个以上,到2030年锑锂电池贡献产值10亿元以上。

4.发展工业固废综合利用产业。坚持绿色发展,拓展拉长处置链条,加大脱硫石膏、水渣、矿渣等大宗工业固废利用研究,面向华北、华东等地区,引进加气砖、石膏板材等新型建材生产项目,引进新型建材项目2个以上,减少产业资源损耗,最大程度发挥资源价值,真正实现“吃干榨净”,提升产业效益,到2030年工业固废利用实现产值1亿元以上。

(三)在服务保障上实现锑贸易发展取得突破。推动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布局发展批发贸易、进出口贸易、物流运输、科研服务等现代服务业,以贵州省五金矿产进出口有限公司为链主企业,引进相关物流服务、锑贸易企业,推动锑产业发展由单一的生产型向综合型经济转型,提升锑产业园区综合服务功能,到2023年批发贸易、进出口贸易、物流运输、科研服务等第三产业实现营业收入40亿元,建成业态新、融合深的现代服务业发展体系。

(四)在要素保障上实现链主企业作用发挥

1.强化锑矿资源配置。全力推进精准找矿、精深探矿、精细配矿,积极跟踪全省自然保护地规划审批进度,力争2024年6月底前矿山调规获批、8月底前完成半坡矿山矿权整合,2024年新增配置半坡矿山锑金属资源7.5万吨;2025年,新增配置维寨矿山锑金属资源3万吨,支持配置三都矿山锑金属资源3.5万吨,龙口矿山配置储量10万,锑金属资源累计配置达24万吨;2030年,配置巴年、高寨矿山锑金属资源9万吨,支持配置三都矿山深部储量6.5万吨,支持企业收购省内、省外矿山各1座,新增配置锑金属资源11万吨以上,锑金属资源累计突破50万吨,为推动锑产业集群发展提供原材料保供。

2.聚焦延链项目招引。立足资源基础,聚焦锑产业链图谱,强化州、县联动,围绕链主企业开展产业链精准招商,重点面向锑下游及配套应用产业领域进行项目招引,重点招引锑系阻燃材料、光伏玻璃材料、锑锂电池、耐腐蚀材料等下游产业,引进加气砖、石膏板材等资源综合利用项目,着力推动锑产业延链、补链、拓链、强链和集群化发展,最大程度发挥锑资源价值,全力构建完整锑产业全链条。

3.完善锑系产业平台建设。紧扣锑产业发展方向,全面梳理尧梭工业园、东峰锑业旧址、大河储备等区域存量工业用地约1600亩,围绕盘活存量建设用地规划布局锑产业发展,推进土地要素精准配置,优化土地供给;同时,依托现有标准化厂房优势,围绕锑及锑产业需求配套,加快完善龙洞产业园A区C区电力、内部道路、消防设施、雨污管网等配套项目,提升锑系下游产业承载能级。

4.加强招才引智。聚焦高层次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持续深化校企、行业协会等合作,加大人才培养、选拔和引进力度,鼓励企业使用股权激励、知识产权共有等方式,培养专业人才,打造一支专业人才和企业家团队,为锑资源精深加工产业发展提供全方位的人才服务和支撑。

(五)强化龙头示范,加快培育产业新质生产力。2024年8月底前完成半坡矿山矿权整合,指导东峰锑业做好筹备上市相关工作,并启动上市辅导;2024年底获批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省级绿色工厂;2025年3月提交上市申请资料,同年8月,公开发行股票,办理股份的托管与登记,成功挂牌上市,获批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鼓励企业加大锑磷新型阻燃深加工产品技术研发,强化新技术新产品攻关,指导东峰锑业创建省级工程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等建设,2030年,建成国家试验室。

(六)坚守底线,守好绿色安全发展底线。围绕资源利用效率提升与工业绿色转型需求,推进锑金属矿山开采、生态保护修复、锑产品精深加工与绿色发展同步进行,加大对脱硫石膏、水渣、矿渣等大宗工业固废品种的利用研究,引进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全力推进锑全产业链绿色建设,确保发展不超载、底线不突破。力争2025年链主企业东峰锑业获批省级绿色工厂,2030年锑全产业链精深加工基地获批国家级绿色工厂。

四、组织保障

为推动锑系产业精深发展,培育打造具有示范引领的产业集群,强化组织领导、工作协调,特成立工作专班,组成人员如下:

班长:李景宽县委书记

王裕民县委副书记、县人民政府县长

副班长:程华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莫辉经开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

陆天童经开区管委会副主任、县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

覃事敦贵州东峰锑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专班成员:胡万利县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

毛金帅县自然资源局局长

罗家琼县国有资产和金融业发展服务中心主任

蔡曜县投资促进局局长

韦德琚县财政局副局长

潘祖瞬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副主任

工作专班负责统筹协调锑产业集群发展重大事项,督导锑产业集群发展推进情况,研究解决在推进实施过程中的重大问题。专班下设办公室在县工业和信息化局,由程华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莫辉同志、陆天童同志兼任办公室副主任,胡万利同志为工作联络员。专班成员如有变动,由接任工作同志自然接替,不再另行行文。

五、工作要求

(一)强化统筹保障。坚持“富矿精开”是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的重要抓手,各专班成员要提高思想认识,全面压实工作责任,全力以赴抓好锑资源的精确探矿、精准配矿、精细开矿、精深用矿,着力推进中端冶炼、下游加工和终端应用的全产业链发展,为独山县新型工业化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保障。

(二)强化部门联动。全面统筹全县资源力量,各专班成员单位要加强沟通协作,加大上跑力度争取要素保障、资金项目支持,重点争取锑矿资源集中配置,保障锑产业集群发展。

(三)加强工作调度。工作专班按月调度各项任务推进进度。各成员单位要坚持以企业问题为导向,主动靠前服务,对照发展目标和具体任务,全力协调企业发展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确保按时序推进各项工作落实。

资讯编辑:冯诗奇 021-26093556
资讯监督:乐卫扬 021-26093827
资讯投诉:陈杰 021-2609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