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市场: 上海 华东 华南 华中 华北 东北 西南 西北

6月份国内铜市下探空间仍然存在

2008-06-02 17:53 来源: 我的钢铁

概述:过去的五月份,国内铜市出现进一步下探局面。这主要是因为LME市场显性库存增加,且中国国内铜需求旺盛程度不如预期的影响下,市场出现旺季不旺的情形。从库存看,这月,LME市场库存增加了14,875吨,至月底总库存量为124,950吨;国内上海市场库存下降4,863吨,至总库存为44,554吨。国内外价格比值出现严重下降,国内外价差在8,000元/吨左右,不利于进口。宏观方面,在全球经济下滑的背景下,美元汇兑欧元出现走强的趋势,另外,在国际原油创历史新高的情况下出现一定的回调,这些因素对基本金属铜都将存在一定的抑制作用。

一、WBMS:1-3月全球精炼铜供求情况

据世界金属统计局(WBMS)周三公布的数据显示,2008年第一季度全球铜市场供应过剩不到0.4万吨,去年同期为供应短缺8.97万吨。WBMS表示,一季度铜矿产量为366万吨,同比下降4%;精炼铜产量同比增加2.1%至450万吨。数据显示,1-3月期间全球最大的使用国——中国铜产量增加7.9万吨;印度、日本和赞比亚铜产量均略高于去年同期水准;但智利产量下降34,000吨。WBMS称,1-3月全球铜消费量为450万吨,基本与去年同期持平。欧洲27国今年一季度铜需求为95.2万吨,同比下降12.7%。另外,中国消费量增至126.8万吨,去年同期为118.9万吨。

5月份底,国际铜业研究组织(ICSG)发布了其对2008年2月份世界实际供需情况平衡表,表中显示:世界铜精矿产量同比下降消费与去年同期持平。

根据ICSG数据显示,2月世界精铜供应短缺6万吨。经过季节调整产能和产量数据之后,供需缺口缩小到3万吨。这样,在2008年1-2月,世界供需缺口为6万吨(季节调整后为1.5万吨),该数据与2007年1-2月的数据基本持平。

2008年1-2月,世界精炼铜的消费水平与去年同期持平。其中,欧盟15国表观消费同比下降8%,中国同期持平,而美国和日本同比增长3%,以及其余的国家和地区同比增长4%,弥补了前者的下降。

说明:中国消费量为表观消费量,即表观消费量=产量+净贸易量+SHFE库存变化量,而没有考虑未报告库存(其主要包括:国储局SRB库存,生产者、消费者和贸易商库存),所以报告期间内库存可能会发生较大的变化。

世界铜精矿产量同比下降3.8%,其中铜精矿同比下降4.5%,湿法冶炼铜(SX-EW)同比下降1%,主要原因来自中国、印度尼西亚产量的减少,但与2007年四季度每天平均水平相比,2008年1-2月每天生产的铜精矿同比下降9.5%,主要因为来自智利、中国和秘鲁,分别受到运营、合同到期及天气问题的影响。所以,铜精矿产能利用率从2007年1-2月的87%下降到81%。2008年1-2月,世界精铜产量几乎与去年同期持平,仅小幅增加1.4万吨。其中电解铜增加的2%被湿法冶炼铜和再生铜分别减少1%和4%所抵消。但是,平均每天产量比去年同期下降3%,好几个国家产量同时减少,其中主要是智利平均日产量同比减少2%和中国平均减少13%,原因同样是由于运营及天气的问题。欧洲产量同比减少1.3%,大洋州同比减少1.1%,但是非洲、北美洲及亚洲分别同比增加3%、0。5%和2。8%世界精炼铜产能利用率从2007年同期的84.5%下降到81%。

二、中国进出口精炼铜分析

据中国海关统计数据显示:中国4月精炼铜进口量为127,977吨,较3月进口的126,421吨增加1%。4月份精炼铜进口量较去年同期下降31%,主要原因是国际价格强劲阻碍进口商采购,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铜消费国。对于统计数据方面,市场有不同的分歧,有分析师称,4月精炼铜进口量本不应高于3月,因国内铜价低于进口价,4月进口数据高于3月可能是一个统计问题。市场参与者称,一些已经运抵的铜一直储存在保税仓库,部分被再出口。主要问题是保税仓库储存的铜仍被归类为进口,另外,补充称目前有5万吨左右铜储存在上海的保税仓库。海关数据显示,中国4月出口18,797吨精炼铜,较3月增加64.7%。(见图1)

图1:中国进出口精炼铜对比

三、中国精炼铜产量分析

据中国国家统计局五月中旬公布数据情况,中国4月原煤产量达21,333.69万吨,同比增长13.9%.4月精炼铜产量达32.94万吨,同比增长22.7%。较3月份精炼铜产量30.63万吨,环比增加7.5%。数据显示,国内精炼铜产量在价格不理想的情况下,冶炼企业仍然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这主要利润点不在铜价上,而是来自于铜矿的附加值上。(见图2)

图2:中国连续四年精炼铜产量走势

四、5月份国内铜市继续呈现弱势

旺季不旺,这是贯穿整个五月行情的写实。在供大于求的情况下,市场的价格在4月份的基础上出现进一步下跌。5月中上旬出现单边行情,不过,随后市场出现价格小幅振荡,到月底出现大幅下跌。5月份,国内主要市场行情最高价在5月5日,上交所期货铜价为64,660元/吨,长江现货价为64,900元/吨,华通有色现货价为64,780元/吨,广东有色价为65,000元/吨。5月30日出现最低价,上交所期货价为60,900元/吨,长江现货价为61,300元/吨,华通现货价为61,600元/吨,广东现货价为61,500元/吨。

从期货交易角度看,市场参与者不高,部分在观望。持仓量远期仍然有增加,这主要是套期保值所需。某期货公司认为,6月份行情还有下跌空间,这主要取决于机构的操作。(见3)

图3:国内主要市场1#电解铜走势

五、国内外企业动态状况

江西铜业:中国最大铜生产企业--江西铜业股份有限公司周三刊登公告称,公司与中国冶金科工集团公司组成的联合体近日已与阿富汗政府共同达成阿富汗艾娜克铜矿开采合同,江西铜业与中冶初步约定,江铜在该项目的出资和持股比例不低于20%。

公告指出,联合体将分阶段支付8.08亿美元,以获得30年在该铜矿中部及西部矿区的勘探及采矿权.合同涉及的矿区含铜金属量1,100万吨,为特大型铜矿床。合同到期后,可每五年一续签,直至矿藏资源开发竭尽。

公告还指出,按照合同,矿山基建期为60个月项目。投产后,其所产不低于50%的铜精矿产品将按照国际惯例和同等国际价格销售给江西铜业。

合同将从获得中国政府有关部门和阿富汗政府内阁批准之日起生效,生效后标志着联合体正式取得艾娜克铜矿项目的开发经营权。

国内媒体此前报导称,该铜矿的总投资高达37亿美元.江西铜业A股周二收报29.93元,过去一个月下跌9.33%。

云南铜业:中国证券报周三援引云南铜业集团总经理杨超称,集团正加大地质找矿和资源勘察,并在合适时机将符合条件的铜矿山资产及冶炼加工项目注入上市子公司--云南铜业。

他称,云铜集团将著力于资源的开发和矿山的建设,提高铜精矿的自产比例,未来集团的自给矿可以达到25万吨-30万吨,届时盈利能力必将大幅度提高.此外,中铝公司方面也表示在秘鲁以及未来蒙古和缅甸的铜资源项目上,将按照市场化方式,与云铜集团共同开发。

中国铝业公司与云南铜业集团实际控制人云南省政府此前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前者并获得云铜集团49%股权。

杨超还表示,对于两年内将云铜集团所拥有的全部铜矿山资产及股权注入云南铜业的承诺没有改变.而对于一些尚未通过环评或者还不具备规模开采条件的矿山资产,集团将继续做好前期完善工作,待风险因素减少后才会择机注入上市公司。

他并提到,除矿山资源外,云铜集团目前建设的一些冶炼、加工项目在建设完成后也将会选择适当机会注入上市公司。

六、LME与SHFE三月期铜市场价格对比

五月份,国内外价格都出现大幅下滑趋势,另外,SHFE市场价格接近6万元/吨,而LME市场期铜价格已经跌破8,000美金/吨这个心理价位。国内外比值已经达7.70这个水平,这说明国内价格一直较国外存在很大的价差,贸易更是无法进行。另外,国内现货升贴水幅度始终保持在升水200以内,没有表现出需求旺盛局面,较预期差强人意。(见图4)

图4:LME与SHFE市场三月期铜价格对比

七、LME铜显性库存及注销仓单分析

截止5月30日,LME市场显性总库存为124,950吨,较上个月增加了14,875吨。从全球消费角度看,仍然不是很高,但是,这种显性库存的背后,有一个隐性库存量这非常可怕,我们都无法得知它的具体库存量。此次价格波动除了宏观因素外,美国由于房地产受次贷危机影响出现萧条影响铜价走势以及LME市场铜库存这月的大增也是直接反映到市场价格上。全球经济的疲软和中国铜需求旺盛不如预期是影响库存增加的直接因素。(见图5)

图5:LME市场三月期铜库存

从图六我们可以看出,5月份铜价出现下行局面,而注销仓单量却呈现单边增加情形。分析师认为,这其实是大机构在金融市场做出一个假象,让市场参与者认为由于注销仓单增多,显示现货需求旺盛的样子,但是事实却恰恰相反。结合其他因素,市场普遍认为短期国内现货价格将低于6万元/吨左右。(见图6)

图6:LME市场三月期铜与注销仓单

八、6月份国内铜市价格预测

自从3月份以来铜价一直在下跌,我们没有理由说,它能在6月份还有上涨,最多只能是高位弱势振荡而已。因为从技术月K线图形分析还有下跌的空间。6万仅仅是投资者的一种心理价位,也许还会更低。宏观经济,美元汇兑更是关注中的重点。(肖童,资讯部编辑)


相关文章

关于钢联 | 数据服务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 技术支持 | 投资者关系
钢联旗下网站:大宗商品网 | 我的钢铁 | 搜搜钢 | 钢银现货交易 | 我的有色 | 我的不锈钢 | 我的农产品 | 百年建筑 | English
© 2000-2015 mymetal.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钢联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090056   沪ICP备15006920号
»¦¹«θ±¸ 310104031210